文章来源:CFC金属研究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作者 |刘佳奇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5年9月21日
近期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对《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新能耗国标设置了三个等级的能耗水平,要求1级、2级和3级能耗分别≤5、5.5、6.4 kgce/kg。鉴于棒状硅市场占有率高,且各企业采用的三氯氢硅法制备工艺存在技术差异,目前市场普遍更关注该工艺制备多晶硅的能耗国家标准规定。
首先从文件效力来看,新国标拟代替旧国标GB29447-2022,且国标代号同样以“GB”开头,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因此未来若相关产能无法满足国标要求,将面临退出风险。
对存量产能而言,国标要求现有多晶硅产能的综合能耗须符合三级能耗标准,即6.4 kgce/kg的阈值。我们预估,现有产量中约80%以上能够满足该要求,剩余约20%的现有产量所对应产能,以及部分可能未达标的未开工产能,将面临出清风险。而从硅业分会数据看,现有产能结构有序调整后,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较2024年底下降16.4%,与已建成的装置产能相比减少31.4%,与我们判断基本契合。
不过,新国标将在发布12个月后正式实施,短期来看可能无法立即对供需产生影响。但这也意味着即使现有产能目前未达到三级能耗要求,仍可在新标发布后的12个月内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不过需注意的是,此类改建后的产能需满足更严格的二级能耗标准,即5.5 kgce/kg的阈值。而在5.5 kgce/kg的综合能耗要求下,从现有技术条件来看,预计难以实现电子二级致密料的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为满足能耗标准而进行技术改造的产能,可能不得不降低产品品质。然而,在当前全行业呼吁提升产品质量、反对低质竞争的背景下,为能耗达标而牺牲品质的做法并不可行。因此,我们预计未达标产能大概率将直接退出市场,而非选择技术改造。
因此从行业影响角度来看,能耗新国标预计将有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促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新国标设有12个月的过渡期,短期内难以对多晶硅供需带来直接冲击,更类似于“以时间换空间”,因此其对短期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
回到基本面来看,目前影响多晶硅价格的主线仍是反内卷政策与基本面两大因素,但近期这两方面的驱动均较为有限,导致价格短期进入震荡区间。一方面如上分析,能耗新国标短期难以立即对供需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虽然近期限销政策约束硅料厂出货,导致供方挺价意愿较强,但由于下游隐性库存相对充裕带来的采购需求不足,部分对冲了限销政策带来的利好,最终现货成交清淡,供需驱动有限。
展望后市,短期内多晶硅基本面预计难有较大改善,从基本面角度看或难以提供强劲驱动,但仍需关注10月起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可能带来的减产影响,目前预期10月全球多晶硅排产将由9月的12.46万吨降至11.03万吨,原因是头部企业可能会下调西南地区开工。而新一轮行情启动更可能依赖于反内卷政策的新动向,最大的不确定性仍在于承债式收购,我们对此的预期相较市场多数观点更为悲观,认为被收购产能仅为43~48万吨,后市相关动态可能成为影响市场情绪的关键变量。
作者姓名:刘佳奇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22848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免责声明]article_adlist-->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article_adlist-->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article_adlist-->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article_adlist-->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article_adlist-->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article_adlist-->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责任编辑:朱赫楠
久联优配-七倍杠杆-股票配资-正规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