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手和微信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将下架部分违规微短剧,且对相关的发布账号予以永久封禁。
微信与快手出手整治违规微短剧!
9日,微信珊瑚安全发出了《关于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处置公告(二零二五年6月)》,指出近期平台通过巡查和审核,发现一些微短剧含有不良价值观和侵权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服务协议》和《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它们下架了近百部违规微短剧,这些剧目大多表现出不良导向、故意渲染猎奇剧情或者隐晦诱导色情。同时,对违规的小程序也进行了处理。
违规剧目的公告:
违规小程序的名单:
接下来,微信将持续引导微短剧小程序的规范发展,与各方共同营造更清晰的网络视听环境。
快手方面表示,还将进一步加强微短剧的审核和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传播不良价值观、低俗色情、血腥暴力及审美低下的内容,坚决遏制违规剧换马甲的传播,重点检查片名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展开剩余62%微短剧既需立规矩
也应寻找出路
那么,微短剧治理为何引起广泛关注呢?数据显示,到二零二四年,中国的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截至二零二四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已达6.62亿,网民采用率为59.7%。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其社会影响力与发展潜力巨大。
观众的口味众口难调,微短剧凭借数量多、周期短、题材广泛常常吸引眼球,这是其优势,也是管理上的难点。在治理的背景下,尽管低俗的快钱套路受到一定遏制,但依然有人抱有侥幸心理。二零二四年,长视频、短视频、小程序及短剧APP平台共上线了3.6万部微短剧,面临的审核压力可想而知。分类分层的审核制度实施,既提升了审核效率,也避免了一刀切对创新的误伤。为了更好地支持优质内容的创作,或许可以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设立创作指南数据库,利用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的压制,平衡内容安全与创新创作,提升辨读独特匠心与哗众取宠之作的能力。
为微短剧设规矩,行业从业者需自律并增强自身能力,社会应共同发力加以扶持。数据显示,二零二四年微短剧创造了64.7万个就业机会,导演、编剧等职业的平均月薪超万元,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规范要求,树立精品化导向,有望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同时,行业协会也必不可少,它能在微短剧的长远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与学术界、产业界共同构建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繁星指数,并设立全国微短剧研究评价中心,为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监管与扶持并行,品质与流量兼顾,微短剧才能脱离泛滥的电子快餐,成为深受欢迎的精品佳肴。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于:山东省久联优配-七倍杠杆-股票配资-正规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